查看原文
其他

感官数据|在老北京城还能听到“磨剪子来”的声音吗

刘雪源 等 shi-zheng-ting 2021-01-15

作者:刘雪源 刘为煜 金程 周旭影/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1314sazqz1&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京旧城的声音景观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00:54)


您是否还记得老北京街市上“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从头顶传来,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鸽哨声,还有胡同四合院里带着“儿”化音的爽朗北京话?


这些声音似乎越来越少了。传统的京腔京韵正在成为记忆。我们不如行动起来,听听今日老街声音的林林总总,看看还能做些什么。


相较其他物质或非物质资源而言,声音更加难以追寻。只有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才会出现特定的声音。我们选择了北京旧城中具有人气和生活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数据支持,对当下的声音进行记录、分析和思考。


 如何研究声音 


声景研究的方法有:声测量、声漫步、问卷调查、访谈、声日记、语义细分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我们主要借鉴声漫步和语义细分法,做到主客观评价相结合。声漫步是指在不同路径中漫步过程中,利用声音采集仪器对声音进行记录,侧重客观评价。语义细分法是指分析评价者对一系列特定对象的评级,侧重主观评价。


调研区域与方法


调研线路


我们4人一起行动,1人标注图表,1人采集图像,1人评测声音,1人录制声音,前后6次调研,秋去冬来探访了约35km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街道,即图中白色线路,采用200m单元内匀质采集取平均值方式,经过减少主观因素、偶然因素处理,得出平均分贝,对特色声景则单独采集。


我们在3个街区做了问卷和访谈,包括综合认知(人的特征、行为特征、整体评价)、声音评价(声音印象、声音特征、声音喜好)2大类6小类问题,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57份,访谈11人次。


大栅栏、鲜鱼口区域调研示意(线路标识、街道分类、照片采集、声音采集)


在现代化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声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声音,如有历史文化价值、地域特色的声音,可被视为“声音遗产”、“声音景观”,应得到妥善的记录与保护。另一类则是消极的声音,如在经过商业改造的历史街区中,商业开发带来了汽车噪音、电子喇叭喧嚣以及人声喧闹,应予以控制和引导。


调研线路历史文化街区中声音分类


历史文化街区中声源主要由人及设施的声音和环境中的声音构成,以人或设施的声音为主,自然环境声音并不显著,其中人的声音和器物声音是声环境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声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在居住型、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中,都有代表其特点的声音类型。比如,嬉戏声、居民娱乐声、聊天声、跑步声为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所特有,电子音乐声、商店喇叭和音响声、旅游注意广播声为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所特有。但每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都有富于特色的声音要素,如后海地区由于商业化的发展,有很多电子音乐声,鲜鱼口区域聚集众多餐馆,有商家做饭声和叫卖声等。


 三种不同类型的街道声景 


历史文化街区中居住型、商业型、交通型街道


在把握声音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用地性质、街道宽度、街道等级数据初步界定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类型,并结合最新的POI、大众点评数据,进一步校准,将历史文化街区街道分为居住型、商业型、交通型三种类型。据此,对声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以平均分贝作为声景品质的衡量指标,三种类型街道平均分贝有明显区别,且有规律性:


居住型、商业型、交通型街道平均分贝规律


居住型街道中的声源,包括交谈、行人经过、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等;特色声景包括北京话、鸽哨声,但出现频次罕见。平均分贝在25-40(dB)之间,低于国标限值标准,可见街道环境安静,其原因在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稠密、院落封闭、街道肌理围合情况好,对噪声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


商业型街道中声源包括电子音、吆喝、酒吧音乐、汽车等,特色声景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吆喝,位于大栅栏、鲜鱼口等店铺集中区域。平均分贝在55-80(dB)之间,部分区域如什刹海、大栅栏区域的街道,昼间、夜间平均分贝都超过国标限值。但结合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使用者大多是游客,觉得热闹的声音很应景,对喧闹的商业氛围满意,不觉得吵。


交通型街道中声源以汽车行驶、鸣笛、刹车等声音为主,少有具有特色、值得记录的声景。平均分贝在50-75(dB)之间,基本不超过标准限值,但交通声昼夜不停,对临街干扰程度大。


历史文化街区平均分贝情况

长按识别二维码,平均分贝在线展示


 声音爱与憎:最喜欢安静舒适的声音,最不喜欢交通声音 


平均分贝是个直观数据,但声景评价没有这么简单直观,因为它还涉及听者的感受与喜好。为此我们做了问卷和访谈,希望了解大家的声音喜好,以便将声景“按需调整”。有人表示,“我是喜欢热闹的人,但对于居住环境,还是喜欢安静的氛围”;也有人表示“最讨厌的当然是交通的声音,特别吵,我家临主路,每天吵得厉害”。


总之,安静的环境氛围备受青睐,适当点缀音乐、钟声和自然音,则犹如锦上添花,受访者普遍喜欢;在被讨厌的声音中,交通声“一枝独秀”(98%受访者讨厌交通声音),但这种声音却难以去除——三种类型的街道都存在交通声音。此外,居住型街道中的受访者对安静、舒适的界定标准高于商业型街道受访者,可见居住区更需要安静、舒适的声环境。


访谈结果


 声音去与留:特色声音几近消失,交通、电子音等现代声音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声音能留在大家的记忆里。于是,我们设计了两个关于声音印象的问题——声音印象并不玄妙,就是使用者对于某一区域声音的主观印象,可以体现声音的识别性。一个是多选:“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第一印象声音是什么?”结果是,12%选音乐,15%选酒吧,64%选交通,78%选人声;一个是单选:“您对历史文化街区声音景观是否期待?”结果是,22%选期待,21%选一般,57%选不期待。


这个结果印证了我们的顾虑,特色声景果然渐渐失落了。街道中以交通声音为主,普遍是没有特色的现代声音。曾经的行商坐贩“吆喝声”、鸽哨声随风淡化,且多数人经过街道以通行为目的,缺少创造声景的时间,大家对声景并不期待,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调研过程让我们产生更多思考。多数受访者对设问表示困惑,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声音与普通环境没有不同之处,无非是胡同、传统建筑有特色,声音没有特别突出的特色——不得不承认,他们反映的是实际情况。


受访者中也包括几位老北京人,他们对老北京有趣的声音如数家珍,跟我们在寒冷的街道上畅聊很久,有吃的“冰糖葫芦儿”、“豆汁儿”;有用的“磨剪子来—戗菜刀”;有交谈“去哪儿您内”、“先颠儿啦”;有器物伴奏木梆子“邦邦”、铁铃“叮当”、铁片“喤啷啷”,摆个桌子布个景,就是现场版相声,绘声绘色乐趣盎然。但最终人们也不得不感慨,这些声音都随着城市化、北京人搬离,而渐渐远去。听得我们也很惆怅,默默去想,有没有传承的方法。


访谈结果


 噪音来自哪里 


暂别失去美好声景的伤感,关注当前声景现状。首要的,就是减少噪音污染,这需要“对症下药”,“症”就是声源。通过声音强度与街道高宽比、业态、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等因素分析,发现声音强度与人流量、街道功能密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噪音程度主要与人群活动、街道功能相关。为此,我们按街道类型,对产生噪音的声源进行分析。


历史街区中声音强度与人流量和功能密度相关性分析


居住型街道噪声声源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汽车。特别要注意的是,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制造出的声音分贝、强度、噪声频次远高于汽车造成的影响。主流策略鼓励绿色出行,限制小汽车,使用非机动车,但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噪声大,出现频率高,对安静声音环境造成较大干扰;“垃圾不落地”原则下,三轮垃圾车在街道内来回行驶、停驻,噪音较大;快递车辆较多,在街区内穿梭,局部地段出现拥堵,产生噪音。目前尚无对非机动车的管理要求,需要合理约束。


居住型街道影响因素


商业型街道噪声声源主要是无备案电子音。电子音本身并没有问题,在街道上听到音乐也很愉悦,问题在于电子音同质化、无特色、缺少约束。稻香村糕点店、同仁堂药店、民族风礼品店统统播放草原音乐,雍和宫西侧整条街道都在播放佛教音乐,北池子、南池子临街商铺均为“老北京炸酱面”的电子吆喝声。在此起彼伏的同质化环境中,原本动人的音乐犹如批量生产、急于脱手的货物,价值骤减以致成为噪音,需要有效管理。此外,商业型街道往往采用步行化的铺装,不如车行路平滑,在此运送物品、垃圾的手推车产生的噪音极大,需要合理引导。


商业型街道影响因素


交通型街道主要噪声源是机动车辆,按车辆类型可划分为小汽车、公交车、货车,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公交车、货车声音较大,特别是刹车制动的声音;在拥堵状态下,汽车鸣笛是主要噪声源;交叉路口是人流、车流汇聚的区域,干扰因素多,声音强度大。


交通型街道影响因素


 未来的建议 


时至今日,文化是城市的内涵。声音景观犹如城市文化的探测器,声音景观的变化,印证着生活与文化环境的变迁。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城市街道中充斥着汽车的声音;生活习惯、交流方式改变,面对面交流不再必要;原住民流失,北京话在胡同里越来越难听到,这些问题需要重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为保护城市文化传承特色,保护、管理声音景观目的亦如此。落实到三类街道,具体策略如下:


1)居住型街道应注重声景舒适、安宁


管理引导非机动车的使用:控制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数量,增加针对快递三轮车、垃圾收集车的管理措施,如减少频次,设置固定的路径或时间段等方法。此外,路面宜采用吸声能力更强的铺装材料,减少回音干扰。


增加安全的交往空间: 健康、舒适是居住空间的追求,居住型街道声音环境追求安静,但不是绝对安静,只要声源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宜将部分街道空间转变为街道场所,让居住者在安全的区域中交谈,提供产生声景的可能,不再是站在街道上,既不安全,又造成通行不畅。


适度采用交通管制:局部道路结合交通情况,宜采用不同交通管制方式,如步行路、单行路、限制通行时间段。但不是简单限制小汽车通行,可以通过交通安宁化措施,建设“可渗透”街区,延续街道空间尺度,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2)商业型街道应注重声景品质、特色


引导管理“电子音”:商业步行街往往是电子音的“重灾区”,应对无备案电子音进行分类、分级的整治引导,在店铺稠密的区域适当减小音量,特色老字号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宣传音等。此外,声环境亦应纳入城市设计,进行引导优化,提高声景质量。
提示品质:业态趋同连锁化、餐饮购物单一化的发展趋势,让历史文化街区难以留住或形成文化氛围,需要对业态类型进行引导提升。


传承特色: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示北京文化的窗口,是游客经常光临的区域,需要对“特色声音”、“第一印象声音”等方面进行培育选择。


3)交通型街道应注重降低噪音、减少直接干扰


不同类型的街道氛围本不一样。居住型街道注重舒适,商业型街道注重特色,交通型街道承担起前两类街道不具备的通行能力,自然具有更多噪声声源。承载交通量是交通型街道的本质,但不能为了满足交通需求,破坏街道的合理空
间尺度,此外可以通过绿化、隔音装置等措施降低噪音干扰程度和干扰范围。


(本文改写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6年秋季学期研究生《大数据与城市规划》课程论文,指导教师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